首页 资讯 展览 艺术家 收藏家 酒文化 茶文化 图片

访谈

旗下栏目: 展讯 云展 拍卖 访谈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7-11
摘要:《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本期特别推荐人物谢忠伟,穿越历史风云,奏响文化华章。 当激昂的旋律响起,当整齐的步伐震撼大地,大阅兵,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深度洗礼。它让我们在自豪与感动中,铭记历史,传承文化,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本期特别推荐人物谢忠伟,穿越历史风云,奏响文化华章。

当激昂的旋律响起,当整齐的步伐震撼大地,大阅兵,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深度洗礼。它让我们在自豪与感动中,铭记历史,传承文化,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奋勇前行。让这激昂的阅兵旋律,永远奏响在文化自信的时代乐章里!

谢忠伟,一位在当代书法界备受瞩目的艺术家,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高尚的艺术情怀,被誉为“九三大阅兵国礼艺术家”。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精湛技艺,更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精神追求。在九三大阅兵这一庄严而神圣的时刻,谢忠伟先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更传递了中华民族的和平理念与文化自信,成为传递和平与友谊的重要使者。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谢忠伟,生于1947年9月,四川省南部县大河镇人。1963年入伍、中共党员。世界名人、终身教授、终身国际专家、院士、香港国际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中国书画家协会名誉会长,九州枫林国际书画研究院院士,中国书画篆刻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北京尔康书画院院士,青岛海韵金石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高级会员,盛世轩书画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北京崇阳书画院高级书画师,北京艺之瑰宝书画院院士,中国书法研究院院士,中华文化名人研究院名誉院长。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2006年6月18日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突出贡献专家。

2008年10月1日在全国爱国人士国庆座谈会“艺术品义卖助残”活动中捐赠艺术品,在助残扶弱弘扬人道主义,促进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发展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特颁证书作为留念。

2009年8月“海峡两岸杯”书法作品邀请赛特授予“海峡艺术交流大使”荣誉称号,入选大型画册“中国书法家传世作品选集”。2009年11月特授予“影响中国十大杰出书法家”荣誉称号。2009年12月全国中老年书画名家庆澳门回归十周年“莲花杯”获一等奖。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2010年6月在中国书法家赴新、马、泰国书画艺术交流展活动中被评为“金奖”,同时授予“中外友好艺术交流使者”荣誉称号。2010年8月中国书画家艺术珍品万里行书画巡展被评为“金奖”,同时授予“国际书画艺术大师”荣誉称号。2010年8月获“上海世博会书画名家大赛”金奖,特授予“中国世博会书画名家”。2010年9月第四届“民族情”全国书画大赛,第二届“翰墨颂中华”获金奖。2010年9月为“纪念毛主席十大元帅授勋5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创作书画作品获金奖,特授予“翰墨颂元帅的艺术家”荣誉称号。2010年10月8日在全国书画赛中被评为“国家职称审定一级书画师”。2010年10月15日在全国书画赛中被国家职称认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特级书画师”。2010年12月全国书画家职称认定委员会审定。特授予“2010德艺双馨优秀书画家形象大使”荣誉称号。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2011年7月庆祝中国建党九十周年诗书画展获“优秀奖”。

2012年2月获2011“华表奖”中国中老年书画大赛被评定“金奖”特授予“中国中老年书画艺术百杰人物”;2012年11月获第二届中国书画世界优秀作品大联展,评为金奖,特授予“2012书画百杰人物”。

2013荣选“中国书画大师大型泊金艺术挂历”。

2015年8月被评为“中国艺圣”“一代宗师”。

2016年5月被评为“中华传奇”。

2017年5月被评为“十佳艺术标兵”。

2018年10月“百姓最喜爱的艺术家”。

2019年2月被评为“中国长城艺术家”;

2019年10月被评为“国礼艺术大师”。

2020年1月“盛世中国,七大艺坛文豪”。

2021年9月被评为“德艺双馨艺人民艺术家”。

2022年被评选为“新时代最美榜样人物”;2022年8月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学部中医研究中心聘为“中华名医首席专家”。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2023年8月,谢忠伟被人民日报颁发“中国医学楷模贡献人物”;2023年,中共宣传部中央组织部颁发致敬榜样感恩有你谢忠伟“最美奋斗者”;2023年,谢忠伟被中共中央委员会宣传部颁发“中国杰出贡献盛世中国人民楷模”;2023年,谢忠伟获“世界十大顶级皇冠艺术家”荣誉称号;授予谢忠伟同志“当代书画大师”并出版“中国当代书画大师一一谢忠伟卷”,此书由中央领导作序,书法泰斗沈鹏、刘大为、张海等11名大家一起出版专辑,全国共120名书画家。作品入选北京地铁《艺脉相承》百年辉煌路,启航迎新程主题巡展,同时作品还入选《冬奥之歌》走向世界的艺术大师。

2024年担任北京故宫书画艺术收藏协会副会长,香港皇家书画院副院长。

2024年8月法国巴黎奥运会展览期间《龙字》和《虎字》荣获金奖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请求书写《龙字》和《虎字》,并永久收藏。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国礼艺术家·谢忠伟
 

笔力宏壮 真气弥漫

——观著名书法家谢忠伟先生作品有感

正所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古人书法无不是以此为道。而今谢忠伟先生提笔挥毫数十载,其书法也是最能体现出一股神采之至的撼人气概!当然,之所以能达到这种书法境界,也是与他个人的身世经历息息相关,谢忠伟先生早期有从戎经历,军旅生涯不仅练就了他一身正气,同时也是为他铸就了一颗坚韧之心.正所谓人品即书品,由此反映在书法作品中,便就是能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相当威武的翰墨雄风!擘窠大字一展刚阳,取法有道浩然心得,如此名家风范,实令人由衷敬服也!

明代项穆曾有云,书有三戒;初学分布,戒不均继知规矩,戒不活与滞;终能纯熟,戒狂怪与俗。然今人书法能通晓此道者却不多见,尤其是在巨幅榜书领域,能够驾轻就熟着更是少之又少。而究其原因,无非就是想避重就轻,难有求索心态,以至于多数书法作品都是千篇一律,是为匠作耳。但今日谢忠伟先生的榜书大作却是与此不同,换句话说,他是真正达到了一种遂心应手的造势高度!榜书挥毫,斗笔取势,尺幅之间,刚健卓绝,一幅作品完成,内里蕴含着宏达的庙宇气概,外则散发着力盖古今的撼人风采。而如此大手笔的挥毫壮举,也是唯有像谢忠伟先生这般胸怀大志、豪情满怀的艺术家才能驾驭!

就比如说他的一幅《寿》字作品,这幅榜书无论用笔还是取势,都可谓是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斗笔蘸墨行运遒丽,横笔厚重,竖笔宽博,点画撇捺更是犹如江涛之拍岸东去,浩浩荡荡,全无一丝松散懈气!笔线回转,纵势雄强,时如龙跳天门,时如虎卧凤阁,只见力透纸背却不因此而生硬,更见古朴涩劲却不因此而生拙,恰如清人刘熙栽于《艺概》中所言,是谓书要心思微,魄力大。微者条理与字中,大者磅礴乎字外也!

笔力宏壮,真气弥漫。无论书坛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变化,作为古今相续、一脉传承的经典,书法艺术的传统根源和正大气象永远都是无法否定和改变的。而今日的谢忠伟先生无疑就是一名真正的书法弘道者,取法严谨且正宗,书道历久且弥坚,而他本人走过的书法历程,实际上也正是古人所推崇的,即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由此对书坛以及后人来说,当今业界内能有谢忠伟先生这样的经典名家,也着实为一大幸事!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罗扬

2024年7月8日 书于北京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一代翘楚》王梓梧本期报道人物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中心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收藏本站

中国文化商会艺术网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西路36号院
客服邮箱:zgwhshysw@163.com 客服QQ:986458365
版权属于中国文化商会艺术网所有。用户仅可为个人的非商业使用,下载或打印网页上的内容摘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20 中国文化商会艺术网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