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展览 艺术家 收藏家 酒文化 茶文化 图片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地方

体温37.3℃!归国女跳窗开溜被捉回,网友想不通:她到底咋想的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01
摘要:3月30日,有媒体报道,一位归国女子在青岛入境后,在搭乘专门的防护大巴时从车窗逃脱,后被防护医生当场发现捉回。 据悉,该女子入境后体温异常,目前已就自己的行为表达出歉意。 归国女子体温异常跳车逃跑 据悉,该女子是中国籍在德留学生,入境内机场检测
3月30日,有媒体报道,一位归国女子在青岛入境后,在搭乘专门的防护大巴时从车窗逃脱,后被防护医生当场发现捉回。
据悉,该女子入境后体温异常,目前已就自己的行为表达出歉意。
归国女子体温异常跳车逃跑
据悉,该女子是中国籍在德留学生,入境内机场检测其体温为37.3℃,体温勉强卡在正常体温的边缘上。在乘坐防疫专车时,女子因为思念家人妄想拒绝隔离检测,并从车窗中跳出逃跑。
防护人员发现后,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将女子捉回。过程中,女子反应激烈,甚至坐在地上不停反抗,给防护工作带来困难。目前,该女子已经被强制隔离。
如今,冷静下来的女留学生,就自己行为,给当时防护人员和社会表示歉意。对此,不少网友表示不理解,想不通这女子为什么这样想,并对她的歉意产生些许质疑。
在笔者看来,女子此番举动,确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身为海外留学生,打小就受到高素质水平的教育,想来这番回家,也是苦于国外的情势愈发严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做出逃避检查的举动?
笔者以为,现在国内对于入境人员的情绪激烈,其主要方面之一就在于某些入境人士同这位女子一样,不配合防疫工作,还未顾忌国家精心安排的防疫大局,才使得国内的反感声音增加。
归国人员自觉接受隔离为要务
对于该女子的行为,笔者建议,归国回家的人员,在回来之前应该仔细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自觉履行自己应做的注意事项,不要为了一己私欲犯下不可承担的错误。
疫情之下,保护我们国内防疫大局的稳定,已经是每个人都要做到的事情。长达两个多月的成果,更是国内居民共同艰苦的努力。因此,为防止防疫大局功亏一篑,归国人员也应当自觉约束好自己的行为举止,坚决做到"不隐瞒"",并主动将自己的信息上报专门机关或居住地社区,务必减少自己带来的风险性。
说真的,这位女留学生的举动,像极了此前河南郑州的郭姓"输入男"。在国内疫情较稳时出境看球,见国外疫情越发严峻,立刻乘机回国。回国后,隐瞒自己的踪迹,还正常地和自己的同事一起工作吃饭,致使四十三个人同时接受隔离检测。
还有留学回国的女学生,不满意隔离场所大发脾气,要求工作人员为自己提供矿泉水。这诸多负面案例,无疑反映了部分归国人士盲目抬高自身身份,妄图享受国内特权,却忽视了自己是否为国家作出过贡献。
有些人觉得,国家尚未封锁边境,便是表明不会轻易地放弃在外华人的态度。但是投以桃李报以琼瑶,国家只有国内疫情稳定下来,才方便接受更多在外华人的求助。
所以,入境人员至少应该自觉配合国家安排的各项检查防护工作,这名跳车的女留学生,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他人和社会的不负责任。一旦造成不可避免的严重后果,就要受到更为严厉的法律惩罚。
艰难之下 国内外同胞同心同德
事实上,针对于入境人员的处理问题,至今仍争论未休。
有些人认为,这些回国人士在国难面前不出头,到后期自己困难又回国求帮助,国家应该严控这方面的人员,没必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医疗人员,在他们这些人身上。
但更多声音认为,不排除有部分自私的人,但就那些正经渠道回国避难人员,我们应当给予他们帮助,毕竟我们始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国家整体,国家也有权利保护这些在外生活学习的国人。但基于保护的前提,总是要有限制的,那就是认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不少在外留学、生活的国人,在我国初期阶段,大量采购世界各国各地的防护口罩和护目镜等设备,正是他们的努力,使得前线医疗人员的物资能够迅速得到填补,不至于出现更多更大的风险漏洞。我们不否认他们的卓越贡献,国家至今仍开放国门等待他们的回来。
但是,所有在外人员应该清晰认识到,回国亦不是小事情,一个入境人员身上所带来的风险,绝非是他自身所承受住的。我们同胞心连心的同时,更要舍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对于回国的旅途,一系列步骤和措施难免让人产生巨大压力,但我们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国家能够更安全。
最后,笔者坚持,在严峻疫情之下,民族同胞都应该携手并肩,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广告中心 | 人才招聘 | 客服中心 | 收藏本站

中国文化商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西路36号院
新闻电话:15811365342 客服邮箱:zgwhshysw@163.com 客服QQ:986458365
版权属于中国文化商会所有。用户仅可为个人的非商业使用,下载或打印网页上的内容摘要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8-2020 中国文化商会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