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鲁振汉,当代圣人,国家高级书法师。1955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字晓钟,号大泽人。1979年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火线入党。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研究生,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廊客座教授,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东方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南京长江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王十朋研究会高级哲学顾问。 鲁振汉从事书法研究、书法创作、书法教学三十余年。对中国文化、中国书法艺术的贡献是卓越的,是中国当代的哲学大家、美学大家、书法大家、是中国书法悟道第一人。 2004年被收入美英编辑出版的世界名人录,并接受聘请担任香港世界名人之都执行主席助理,现正致力于将中国书法推向全世界。请关注:百度网,鲁振汉书法工作室。 ![]() ![]()
编者按:美的本质是什么?艺术的审美标准是什么?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是世界文化的核心问题。
上述三个问题是当代美学、艺术学、哲学未弄清楚的问题,也是世界美术史、艺术史、哲学史上都未曾弄清楚的问题,这是个大学问,今天,在东方,在中国,荆楚大地上书法悟道人鲁振汉先生弄懂了,并向世界发声——文化在中国,艺术在中国,哲学在中国,精神在中国。
美的本质是生命运动,艺术的审美标准是生命运动,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运动,生命运动是宇宙的全部,生命运动是物质和精神的二元统一。 ![]() 中国书法对世界哲学美学艺术学的意义 --大泽人 鲁振汉 中国文化发端于鬼画符,中国易经发端于鬼画符。中国哲学发端于鬼画符。中国的道学、中国的艺术均发端于鬼画符。鬼画符实为占卜术。我们的远古祖先在物质文明尚不发达的古代,为了抗拒自然力量,借助于神灵的佑护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祈求上天降福。鬼画符便产生了。这便是一般凡人看不懂的上天的显灵符号。这些符号由祭祀的巫师在昏昏然无意识的状态下,用朱丹在物器上胡乱涂抹留下的痕迹。据说它传达着上天的旨意和昭示。当然除了巫师的鬼画符以外,还要将这些祭祀活动记录下来,刻在易于保存的甲骨之上。当然这种刻画是不能称之为鬼画符的,而鬼画符什么时候引申为对那些胡涂乱抹的书写者的贬称,却无从考查。记得有一句俗称“写字不规格,神仙认不得”同是这般意义。 ![]() 这就是说人类文明的起源就是从这些上古时期的占卜活动开始。又可以说中国的书法艺术的起源也是从这里开始,从鬼画符到象形文字到甲骨、金文及篆、隶、楷、行、草以及书法从实用到艺术。中国文字自古都是神明的代言者。文化成了我们先民的唯一精神寄托。河图洛书的出现又无一不是上天的昭示。当然这是除去了我们先民在创造有记载文明之前漫长的进化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他们要生存,要从事实践活动和劳动创造,要均匀分配劳动果实、劳动使用工具,劳动语言交流。画画以记事、结绳、堆石以计数,更是人类从猿到人自始至终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 河图洛书的出现,说明当时的华夏文明已进入高智能阶段,先民对点线的认识已不是一般意义的认识。他们早已摸索出了自然界点、线、面、体的联系及时空的变化规律。中国古老的变易学开始诞生。中国哲学开始诞生。夏有《连山》商有《归藏》,周有《周易》,无一不是对世间万事万物变化规律的论述。这些规律的研究在春秋战国时期便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就是老子、庄子、孔子关于“道”的学说。老子的出世哲学“无为”、庄子的艺术哲学“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孔子的入世哲学“天地人合一”等等都揭示了“爱”是世界的本质,揭示了宇宙精神的永恒。在这一时期印度释迦牟尼的佛教出现了,实质上中国老子、庄子、孔子关于“道”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道教、儒教。同释迦牟尼的佛教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我曾写过一幅作品“道佛同心”,其意义正在这里。释迦牟尼的“八圣道”讲的就是悟道的过程和境界,同样揭示了爱是世界的本质、宇宙精神的永恒。中国道学更注重讲“道”是什么,印度的释迦牟尼注重的是“如何悟道”,而让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何东晋又有法显及唐代玄奘西行取经的事。这是不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之说的由来。这是不是中国从外从洋悠久历史的起点。 ![]() 我这里没有对法显和玄奘为东方文化做出的伟大奉献和壮举持否定态度。一是说中国人往往是自己看不起自己,缺少自信;二是说中国压抑人才由来已久。据说玄奘西行是没有得到皇帝批示就自行启程了。这当然是让人遗憾的事。这又让我想起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秦始皇统一中国,功在千秋,然而“焚书坑儒”算不算错误。今天看来是一定的。就是我们今天看待其他伟人那样,都是人,都超不出人所局限的一面。“焚书坑儒仅仅是对儒家学说而言吗?我想老子、庄子的学说不应在其列。儒家的入世哲学都否定了,老子庄子的出世无为的哲学,我想便是容不得的,全都烧了吧,这又是不是二位长老西行的又一原因。 ![]() ![]()
外国人看中国,称中国哲学是朴素的。说中国古代连一部象样的哲学典籍都没有。然而世上又有哪一部哲学典籍能与中国的易经相提并论,又有哪一部哲学巨典能收世间万类之变化。从入世的天地人的和谐统一到出世的宇宙永恒之本真爱的揭示,而达到哲学的最高境界即老子道德经的确立。这是人类智慧的顶点。印度的释迦牟尼可以印证。然而西方的唯物主义,从物质文明的角度出发以科学技术为权威确立了“世界是物质的”理论。以事实为依据,所谓事实即看得见的“物质”而否定了被他们界定为“唯心主义”的“世界是精神的”理论。强调世界是物质的,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物质决定精神。因而唯物主义在事实面前取得了胜利。而唯心主义的那些看不见的精神的东西,皆化为乌有,必然受压制而退出历史舞台。然而唯物主义这个建立在科学技术之上的理论在二十世纪中期和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觉得不确定和质疑。牛顿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等人的量子力学都证明“物质”不足以解说世界,更不能解释宇宙,同时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统一”的理论。证实了看得见的事实并不是事实的全部。而中国书法艺术经历了几千年上万年的传承从远古走到今天又印证了爱因斯坦“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中国书法从点线面体到空间到时间的表述。今天已完成了“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从静态的抽象走向动态的抽象。将老子的道学理论,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化”的东西,通过点线布局章法结构在可见的平面空间展现出来。将“精神”的看不见的东西物化为作品,使人看得见摸得着,活灵活现,这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神奇之处。由此可见中国书法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它将中国的道学发扬光大。我曾在生命艺术一文中讲过这样一句话,“无书法便不是中国”,这不是夸大其词,中国书法是文化是艺术更是哲学。我还将中国毛笔定为中国古代发明之首。称毛笔为中华民族之根、中国文化之根、中国艺术之根。那些对熊秉明先生提出的“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还抱有质疑的学者该是一个理直气壮的回答了吧。中国的一切技艺无一与中国书法脱离了干系。追寻其渊源都得从文字中找到证据。那些文字无一不是书法人留下的作品真迹。不象今天的印刷书本以电脑电视媒介的传达。
世界上有好多种技艺,然中国书法艺术达到的高度是世界上任何艺术都不可比拟的。西方人将世间所有艺术分为两大类:一是时间艺术,一为空间艺术,而世界多种艺术都只有一个属类,要么属于时间类要么属于空间类。然唯独中国的书法艺术同时具备两种类型,既有时间又有空间的同时表述,并达到时空的完美统一,仅靠一支笔在一张平面的纸上任意构成立体的生命运动,创造生命运动,这几乎是人间奇迹,这是当今科学无法解释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论争说到底是一个境界问题。不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没有能达到道的高度。这个高度实质上就是哲学的最高境界,只有达到这个境界才能认识“世界是物质的,同时是精神的。没有孰先孰后,没有谁决定谁”这样一个真理。更不能觉察这个世界由生命运动构成他所体现的是爱,是二元,这才是世界的本质,这是任何学说都不能否定的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这种道学理论没有必要强加于人,谁拥有这个真理,谁就拥有世界。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月亮围绕地球旋转那是能量所致,是爱所致。太阳把光和热无私的施予地球,和母亲把爱无私地施予孩子以及所有动物对幼崽的爱护没有二致。人之所以能从猿进化到人,而与其它动物相区别,就在于人能将世间存在的母爱延伸,使人类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并进化到今天的高智商的人类,这都是爱的结果,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然而今天人类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其爱却如此失落,那是因为人们在物质文明的追求中,物质的占有欲开始膨胀,精神也因此失落,所以物质文明越发达则我们会离真理越远,几乎是背道而驰。西方物质文明是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的,所以我曾经说过:“我们仰望的是西方的物质文明,然在精神文明方面不是东方仰望西方,而是西方仰望东方仰望中国。”这是铁的事实。
这正是西方艺术在经历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走到了具象的尽头,开始向中国学习抽象,从中国书法中吸取营养的根本原因。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书法的世纪,是“道”文化的世纪。中国书法将中国老子、庄子、孔子的道学延伸并将“道”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境界的原理用物化的形式显现在作品之中。书尽阴阳写尽环宇写尽天地人,概括为四个字“生命运动”其核心为“爱”。这爱乃宇宙之根本故曰大爱,不悟大爱无以言道,对“知道不言道,言道不知道”之说作了终结,并重申“道”是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哲学的最高境界,并确立道学在世界一切领域的指导作用。
艺术家科学家伟人哲人的最高层次均在悟道。不然只能停留在技术的层面、知识的层面,这是一般层次。爱因斯坦之所以成就伟大,是因为他发现了“时间和空间统一”的理论,这与“生命运动”实为一说,只可惜他没能悟出大爱,这是研究物质所限,受实践所限,所以他在空间和时间之后还加了一个“引力”,实质上“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本身就包含了引力。“大爱”和“引力”只一纸之隔,我曾经说过“爱是世间乃至宇宙间最大的能量”,然而物质和精神的一纸之隔却好如地球和太阳那么遥远,可见技与道相隔是多么遥远。
鲁振汉于2009年
|